第一个纳粹 威尔·布劳内尔(Will Brownell)等
- 分類: 历史>世界史>世界通史
- 國際ISBN書號: 9787539994888
- 出版社:中國大陸出版社
- 圖書語言:中文簡體
- 庫存狀態: 有現貨
-
$26.00

书名:第一个纳粹
ISBN:9787539994888
作者:威尔·布劳内尔(Will Brownell)等,译 刘瑀瀚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01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精装
是否套装:否
【编辑推荐】
身为天才的战术家和十分糟糕的政治家、策略家.鲁登道夫集中体现了德国总参谋部的优势和弱点.如果不了解鲁登道夫.就无法全面地评价纳粹.
这是一部冷静、详实的个人传记.重现了充满天才、纪律、妄想和否定的鲁登道夫的一生.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了解两次世界大战与当时的德国精神打开了全新的窗口.作者清晰的陈述和细致的研究成功地连接了一些长期被忽略的节点.
【内容简介】
埃里希•鲁登道夫.二十世纪*破坏性的二三人之一.几百万杀戮的制造者.犹太人危害德国谣言的炮制者.希特勒上台合法性的确立者.二战的催生者.
两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将谴责的焦点集中于希特勒.但希特勒身上并不存在多少真正的日耳曼性格.德国人可以把他当作一个底层社会的疯子而摒弃.无须对他负责.鲁登道夫却无法用这样的方式被人们抛弃.他来自德国上层的权力阶层.是腓特烈大帝之后德国有权势的人.一段时期内.这个人就是德国.
【作者简介】
威尔•布劳内尔博士.具有军队和学术界的双重经验.他曾经担任美国陆军和美国国务院的翻译员、口译员.他受教于埃克塞特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马德里大学以及巴黎大学.身为欧洲军事史专家.他著有美国首位驻苏联大使威廉•布利特的传记《伟大近在咫尺》.他长居纽约.
德尼斯•布劳内尔.法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是一位技术专家、发明家和国际企业高管.她曾参与复杂、高端的多国及全球事务谈判.她学成于哥伦比亚大学、罗格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及伊利诺伊大学.她居住在纽约.
亚历山大·罗福特博士对本书亦有贡献.
【媒体评论】
“作者们贡献了一部冷静、详实的个人传记.为我们了解两次世界大战与当时的德国精神打开了全新的窗口.”
——《科克斯》
“埃里希•鲁登道夫是一战中重要的军事人物之一.1916年8月至1918年11月停火前夕.他曾领导德国军队战胜新生的苏联.也曾被协约国和美国的部队击溃.身为天才的战术家和十分糟糕的政治家、策略家.鲁登道夫集中体现了德国总参谋部的优势和弱点.战争结束后.他积极地传播德国的不败神话(“背后挨刀传说”).撰写了个人著作颂扬“总体战”.他短暂地襄助希特勒的新纳粹运动.然后进一步散播右翼阴谋论.加剧了魏玛共和国的覆灭.他的一生充满了天才、纪律、妄想和否定.”
——康奈尔大学伊莎贝尔•弗吉尼亚•赫尔教授
“本书通俗地解读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篇章.它展现了鲁登道夫将军对塑造一战进程和推动纳粹上台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精彩地检视了这位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不了解鲁登道夫.就无法全面地评价纳粹……本书指出了许多令人意外的联系.它提出的观点将激发专家和初学者的思考.”
——福尔曼•丹尼尔三世.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研究教授(研究领域为大战略、国际安全和军事史)
“德国一战早期的常胜将军埃里希•鲁登道夫更应该因为他严重的战略失败而被人们铭记.是他促使德国终走向战争失利.是他充当了俄国革命的接生婆.是他帮助了希特勒取得早期的成功.奠定二战和大屠杀的基础.在这段重要而扣人心弦的历史中.作者们清晰的陈述和细致的研究成功地连接了一些长期被忽略的节点.”
——杰•派克上校.美国国防大学国际安全事务学院院长.前乔治城大学国际关系与安全、外交服务外国硕士项目主任.西点军校教授
“推荐给对一战历史和二战起因抱有兴趣的读者.”
——《图书馆杂志》
【目录】
导 言 “大战中伟大的将军”之死
章 没有影子的人与施里芬计划
第二章 对俄作战
第三章 掌权之路与毁灭之路
第四章 “总体战”
第五章 五大行动
第六章 开往西伯利亚的火车
第七章 与俄国的谈判
第八章 西线攻势
第九章 “背后挨刀”传说的兴起
一战时间表
人物表
参考文献
【书摘与插画】
第二章 对俄作战
从俄国传来消息.德国著名的入侵计划遇到难题了.法军在西线惨败.感受到法国人恐慌的俄军决定放弃谨慎的策略提前进攻.虽然很多俄国士兵缺乏步枪.多数大炮也没有足够的炮弹.俄国政府依然运送了六十万士兵前往德俄边境接受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将军和保罗·冯·连内肯普将军的指挥.这些部队装备不全.很多士兵都未受训.非常没有组织纪律性.但是.他们让俄德士兵比提升到了10∶1.顶着“俄国蒸汽压路机”的名号.萨姆索诺夫和连内肯普的军队以排山倒海的士气横扫了东普鲁士.
东普鲁士是很多德国总参谋部军官家庭的故乡.也是德国皇帝的祖先发源地.因此.皇家开始面临保护这片地产的严峻压力.另外.关于俄国士兵强奸、抢掠的故事传遍了柏林.这些流言几乎都是杜撰的——实际上.基本上没有德国女人在侵略中被强奸——但是.它们给德军司令部狠狠地敲了一记警钟.多年以后.历史学家从德国军事档案中找到证据.证明了德军承认“关于俄军残暴和摧毁国家的报道是不真实的.俄国部队在所到之处都对当地居民保持了端正的行为.如果有某些乡村被烧毁.这基本上总是战争中的炮击所致”.
俄军有些轻微的不端行为.他们每发现一个酒窖就破门而入.然后在市政广场大肆地庆祝胜利.让德国人恼怒的是.他们偷走了大量食物和牛群.而让德国妇女困扰的是.他们经常随地小便.
所以.就西线来说.比利时人的反抗从个月起就比德国人预想的要猛烈许多.东线方面.俄国人在德国人预测不可能的时间里提前开战.很明显.德国人大大低估了敌军.或者说.他们高估了自己部队的能力.但是在这个关键点.幸运降临在了德国人头上.仅仅在鲁登道夫取得“列日之战”胜利的一个星期后.他被德国皇帝任命为东部前线德国第八集团军的总参谋长.
对于传记作者来说.鲁登道夫令人退缩.著名历史学家芭芭拉·塔奇曼——她于1962年出版的关于一战起源的作品《八月炮火》被肯尼迪总统赠送给了每位国会议员——研究了鲁登道夫.然后发现他让人失望.她希望了解他的大脑如何运转、他的人格元素是什么等等.但却一无所获——甚至连奇闻轶事都没有.这个人仿佛一张白纸.
但是自塔奇曼的著作之后.历史学家对于鲁登道夫的了解大大增多了.现在人们知道他有洁癖.儿童时期的鲁登道夫如果在玩耍时弄脏了衣服.他就不玩了.一直必须如此.他很喜欢自己的选修科目.但并不喜欢授课老师.有些人说他做数学题时开心.数学是多么不受人牵制的科学啊.
他有时也会感情用事.一次.年轻的他在柏林的暴雨中邂逅了一位可爱的女子玛格丽特·佩尔内特.他们同撑一把伞.当他得知玛格丽特生育了三个男孩.婚姻却并不如意时.鲁登道夫开始对她产生了感情.她喜欢他的热情.让他陪自己走回家.终.鲁登道夫连哄带骗地让她离了婚.与他结婚.他们共享着一个与子偕老的梦——等自己耋耄之年.儿子们成为了军官.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享受宁静.
自此之后.鲁登道夫开始一心扑在事业上.他没时间锻炼.渐渐变得肥胖.很快就长了双下巴.他的后脑勺有一个凸出部分.这一坨肥肉被美国作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称之为“野兽之痕”.他戴一只单片眼镜.盯人的时候.犀利的目光透过镜片让人发冷.他的随从发誓称.他洗澡的时候都戴着眼镜.
他从不长时间地休息.即便是熬夜了.第二天仍然早起.不管天晴还是下雨.早上7点.他都会穿戴整齐去骑马.“每件事都是以分钟来安排的.”人们说.“不是按小时哦.”
当需要等待的时候.他会变得非常没有耐心.他一般回家吃午饭.这时.如果冒着热气的汤还没有端上桌.他就会呵斥:“没食物吃真是太糟糕了.”他对每个人都很粗鲁.甚至对皇帝也如此.
他只有寥寥数友.像他未来的朋友希特勒一样.鲁登道夫将失败怪罪于其他人.别人不仅仅是做错了.而且是犯了罪.别人不仅仅是愚蠢.而且是又蠢又背信弃义.事情都是非黑即白.他说:“我要么爱.要么恨.”有人觉得他更擅长恨.
他非常专注.他讨厌犹太人.然后是天主教徒.后是广义范围的基督徒.他鄙夷基督教.因为他认为这一宗教使人变得善良.他更喜欢德国旧时代的战神.像沃登、托尔、弗丽嘉——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就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他也鄙视犹太教.因为他感觉犹太人太独立了.以至于不爱国.
鲁登道夫将军的确有一些优势.他的韧性非凡.他非常热爱德国.他希望德国富强.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竭力主张人口富余的德国对竞争者发起战争.不同的时期.他希望德国与英国、法国、意大利、波兰、俄罗斯、土耳其甚至它的同盟奥匈帝国开战.他甚至还希望和梵蒂冈打仗.他从未将美国放在竞争者名单上.因为美国在他眼里就是杂种.他觉得美国人缺乏经验.他们永远都不会成为威胁.这是他一生的错误.
他从未试图减少他在德国内部的敌人.他从不觉得敌人能够被劝服成为朋友.历史学家们勉为其难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和他称为朋友的人.
他讨厌权威.或许有人会以为他尊重作为大元帅的皇帝.但是他并不.他模糊地尊敬祖国.仅此而已.一段时期内.他可能是德国敢威吓皇帝的人.归根到底.他与宣称“朕即国家”的那位法国皇帝非常相似.
他的工作方式起了一段时间的作用.在新的世界大战里.鲁登道夫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成长为了一多半德军部队的将领.他迅速成了炙手可热的英雄.当鲁登道夫被派往俄国时.他知道.如果再夺胜利的话.连那些轻蔑他出身平民的精英们也会对他刮目相看.
火车带着鲁登道夫向东行驶.他口袋里揣着总司令让他领导第八集团军的任命书.司令敦促他尽力扭转德国在俄国的危机.所有人都认为当前局势是相当严重的.俄国很可能会赢.鲁登道夫仔细搜寻了相关战争报告.却并没有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他面临的又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即便缺乏信息.鲁登道夫也许能认同美国新星上校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主张:“你手里拿什么牌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怎样打出它们.”
终.鲁登道夫得知第八集团军在人数上远低于敌军.在德国撤军的同时.60万俄军正踏上了德国的土地.离他们越来越近.敌军的规模之大令人恐惧.但是鲁登道夫疑惑:这60万人是王牌军还是民兵?老兵还是新兵?是一支正规军还是一伙乌合之众?
考虑到俄国军队的近代史.这些问题是很严肃的.1905年.规模庞大的俄军即兴应战.败给了日本.在充满迷云的满洲奉天之战中.俄军部队内部互相使绊子.不仅走错了地方.还朝自己人开枪.他们的将领下达了相互矛盾的命令.所有人都在烟雾中晕头转向.所获甚少.一些将军责怪部下在日俄战争这场重要的陆地战役中没有好好地相互援助.与此同时.俄国一万名水手在对马海峡附近的公海里伤亡.显然.1905年的俄军主力表现得太糟糕了.更可怕的是.这场战争差点让俄国陷入革命.在后方.敖德萨这一整座城市宣布起义.
而今在1914年.德国人对这60万俄军的战斗力实在表示怀疑.如果俄国部队只是移动迅速却毫无准备.那么德军倒是得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冷静从容的德国师也许就能创造奇迹.
鲁登道夫和兴登堡找士兵一一谈话.他们一定被自己与对方的相似之处震惊了.他们都是伟大的施里芬的门徒.施里芬的战略思想统治了那个时代.他们都梦想用一场歼灭战在短时间内赢得胜利.他们都是传统的德国军人.充分相信德意志种族的神秘能力.
信奉自我中心主义的德皇不喜欢兴登堡.在1908年的年度演习中.德国人依然希望完善有问题的施里芬计划.兴登堡却没有让德皇在任何一场交锋中占上风.异常耿直的兴登堡打趣道:“如果这是战争的话.你将会成为我的囚徒.”德皇威廉二世被羞辱了.他开始在朝堂上对兴登堡视而不见.
因此.两位将军都是热衷于寻找机会的局外人.两人的相似之处开了一个好头.他们的性格也互补.兴登堡是冷静、善于谋划的人.鲁登道夫则冲动、执行力强.兴登堡坚定、安静、城府深.鲁登道夫则激情充沛、有攻击性、专注.人们很快将他们的关系形容为一场“联盟”.甚至是一场“婚姻”.新闻界很快称他们为“二人组”.他们的婚姻是否持久是一个属于未来的问题.当下的问题是.他们二人能否拯救德国于水火.
行驶的列车上.他们被部队高昂的士气震惊了.所有的来复枪上都装点了鲜花.军士们唱着德国的古老歌谣《守卫莱茵河》.这首歌取材于1840年的一首诗歌:
哦 祖国.你无所畏惧.
莱茵河畔 卫兵严阵以待.
然后是歌曲《德意志高于一切》.它的歌词里有一丝威胁的意味:
德意志.德意志至高无上
高于世间万物……
当火车把将军们送到普鲁士.新工作人员接待了他们.那里.他们得到了好运.在这些军官中.一位叫马克斯·霍夫曼的上校似乎熟知俄军的一切.霍夫曼是一个有经验的军官.他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曾作为德军观察员被派往日军部队中.他在日俄战争里的经验对理解俄军在普鲁士的行动是非常宝贵的.
霍夫曼汇报了关于敌军的新信息.首先.并不存在一支60万人的俄军队伍.相反.他们分别有两支30万人的军队.这两支部队不在一起.互相之间并没有很紧密的联系.对坚信圣人冯·施里芬的两位德国将军来说.这个消息是一个礼物.他们正与一支分化的指挥部作战.正如大捷前夕的古代名将汉尼拔.
俄国的战争动员非常草率.他们准备不周、组织混乱.而且也没有装备足够多的步枪、弹药、马匹和食物.俄国沙皇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救援法国盟友.他安排了一项自杀式的任务.让部队深入德国以威吓普鲁士人.打乱他们的作战计划.
其中的一支俄国部队由亚历山大·萨姆索诺夫领导.作为一个勤勉的公务员.他为沙皇效力30多年了.他原是一个彪悍的骑兵军官.参与过对土耳其、中国、日本.以及现在与德国的战斗.人们听他吹嘘说.他已经多年没有读过一本战争指导手册了.一些人声称.他根本没有一点分析头脑.但是所有人都认同.他很勇敢.他通过1905年的奉天之战积累了作战经验.这对他后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另一支俄军由更喜欢思考的保罗·冯·连内肯普指挥.他在军队工作了40多年.才智过人.多年之前.他就以名的身份从军事学院毕业.十几年前.他也是满洲战役的老兵.吸引霍夫曼的一点是.这两位俄军将领仇视彼此.萨姆索诺夫觉得.连内肯普在1905年的关键时刻抛弃了他.因为他故意不调兵.萨姆索诺夫的部队惨遭绞杀.
两人之后在满洲一个泥泞的火车站见面了.他们像男学生一样打了起来.重捶、诅咒、尖叫、吐口水、撕咬.他们扯掉了对方的头发、勋章、眼镜和纽扣.相继掉进了泥团里.
一些观察员将这场争斗的消息传播了出去.包括马克斯·霍夫曼在内的很多人听过这个故事.霍夫曼怀疑两位将军一有机会就会相互捣乱.他认为.两人之间的敌对情绪让德国军队有机可乘.十之八九.两位将军中的一位不会援救另外一位.所以德军可以一次性攻击一支部队.将他们逐一粉碎.
俄国的动员极不成熟.大量没有经验的农民被征召.然后被派往前线.很多人没有武器.因为10万多支步枪被匆忙地送去了塞尔维亚——战争在那个国家早早地爆发了.当时.一位战争经验丰富的俄国军官无法隐藏他的嫌恶.
“多么糟糕的战争筹备啊!”他悲叹.“去看看那些半饱的农民就知道了.他们大多数人从没使过枪.我们赤脚前进.在战争开始之前.我们的部队就累瘫了.沼泽遍地.除了水和残破的林木.这土地上一无所有.我们比敌人多四倍士兵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不能有效地调配他们.只要你在这小路上走偏了一点.身体就沉陷下去.我们的军队将在一条狭窄的战线上拥挤在一起发起攻击.德国人知道这一点.而且装备了重型大炮等待我们的进攻.他们已经探知了现代战争的秘密.我害怕我们不得不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俄军士兵是优秀的年轻人.但是他们得到的指令太矛盾.这支部队在编译密码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他们的解决办法令人惋惜.他们开始不加密地发出指令.这意味着德军能够偷听到俄国人所说的一切.之后.霍夫曼说得很直白:“我们有一个盟友.它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知道敌军所有的计划.”
…………